..........
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,原名荔枝村,因其荔枝多而味好,為當時的貢品,故得名。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喜食荔枝,被貶途經南北要塞“三十裏官路”時,從荔枝村旁經過,見村口有棵千年“雙袋子”古荔,便慕名走進荔枝村。可惜荔枝季節已過,村中長老告訴他:“要嘗荔枝佳果味,待到來年五月時”。而後蘇東坡遇赦北歸,經過遂溪,時逢五月,再次踏進荔枝村時,村中長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——“雙袋子”來招待他,使他如願以償。其後村民把荔枝村改名為“蘇二村”,意即“蘇東坡二進荔枝村”。

  蘇二村毗鄰湖光岩景區,以黃氏家族為主,始于北宋,村落古荔密布,風光毓秀,民風純樸。蘇東坡被貶海南時經過的“三十裏官路”,至今仍有跡可循,官路上的石板清晰可見,沿著官路所種的荔枝樹亦尚在。

  蘇二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13座,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。村落以一條縱向的主道和多條橫向的巷街為主要骨架,構成東西向為主、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係統。所有街巷均以青石鋪地,巷道、建築布局相宜,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。古建築以磚石結構為主,木雕、石雕、磚雕豐富多彩,色彩絢爛奪目。古民居平面布局有一進四合院式、二進四合院式,這些建築都為紅磚砌就,並且十分注重山墻和線條、門額題字、花雕圖案及屏門花草雕刻等裝飾,工藝精湛。山墻,即人字形屋頂房屋兩側的墻壁,一般有三種形制:一是人字形,二是鍋耳形,三是波浪形。蘇二村的紅磚大厝除普遍採用鍋耳形山墻外,還大量採用了波浪形山墻,這在中國傳統民居中是極為少見的,也與閩潮民居的人字形山墻、廣府民居的鍋耳形山墻有了明顯的區別。蘇二村的代表建築是一座共有50多間內房的“攔河大屋”,屋中保存著完好的槍口和炮口,屋頂的古墻蜿蜒盤曲,氣勢恢宏,共有100多個垛口,一座民居就佔地一條街,其布局之工、結構之巧、裝飾之美、營造之精頗為罕見。

  今日的蘇二,分為古村和新村兩部分。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,古村的原居民便全部遷進了新居。但是村民們有什麼婚喪嫁娶,紅白喜事,仍要回老屋祭祖,貼上大紅對聯,在祠堂裏大擺宴席,其風俗一直沿襲至今。

  回望古村,那被斜陽余輝映照得亮堂堂的古屋群,如同一片紅色的記憶,肅穆而沉重。(鄭雅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ag0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